跳到主要內容區

Top

游中寧系友與醫師合作喚起自然生產本能(2014/02/09中國時報)

與醫師合作 喚起自然生產本能

 
衛福部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與助產師游中寧(左)正為孕婦做產前檢查。(陳麒全攝)
衛福部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與助產師游中寧(左)正為孕婦做產前檢查。(陳麒全攝)

新生命就要降臨,孕婦變換姿勢,在排山倒海的疼痛中努力尋找最佳生產狀態;床邊的老公、助產師幫忙按摩、抬腳,醫師則關注安全與否。終於,孩子出來時,夫妻倆狂喜落淚。

自然生產的過程,不僅讓這對夫婦感動不已,對參與其中、擁有助產師證照的桃園醫院專科護理師游中寧來說,「生產是很美的過程!」這份感動支持她投入助產領域,即使台灣的助產師難有發揮專長的舞台。

據統計,全台有800多位助產師、5萬多名助產士,通過考試取得證照,但除了少數自行開設助產所,多數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,不被允許接生、產檢。

婦女團體近年積極提倡友善生產,若非必要,灌腸、剃陰毛、剪會陰、打催生針等醫療處置盡量不介入,促成衛生福利部推出「友善多元溫馨生產醫院試辦計畫」最快3月將徵選6間醫院,補助院方聘請助產人員,協助接生,並接受產婦諮詢。

近年與助產師合作的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說,約2至3成孕婦在生產中遭遇併發症,換言之,7、8成低風險產婦可以自然生產。但在台灣很多產婦忘記自己有這個本能。

游中寧分享她赴北愛爾蘭醫院見習的經驗,除了高危險妊娠由醫師主責,多數產婦由助產師接生。

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表示,健保對生產給付少,醫院在經費有限情況下,難有誘因增聘助產人員。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說,助產制度在國內斷層已久,助產人員實務經驗少,需要訓練才能獨當一面,因此提出試辦計畫。

網頁連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209000322-260114

瀏覽數: